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

时间:2024-06-16 05:28:5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2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号)的规定,我局对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的单位进行了审核,现公布第一批获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的122个单位名单。
特此公告。
附: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名单及编号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证书编号 |所在地 |
|----|------------------------|--------------|----|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1号 | 北京 |
|----|------------------------|--------------|----|
|2.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2号 | 北京 |
|----|------------------------|--------------|----|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3号 | 北京 |
|----|------------------------|--------------|----|
|4. |中国农业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4号 | 北京 |
|----|------------------------|--------------|----|
|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5号 | 北京 |
|----|------------------------|--------------|----|
|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6号 | 北京 |
|----|------------------------|--------------|----|
|7.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7号 | 北京 |
|----|------------------------|--------------|----|
|8.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8号 | 北京 |
|----|------------------------|--------------|----|
|9. |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009号 | 北京 |
|----|------------------------|--------------|----|

|10. |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0号 | 北京 |
|----|------------------------|--------------|----|
|1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1号 | 北京 |
|----|------------------------|--------------|----|
|12. |北京毕派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2号 | 北京 |
|----|------------------------|--------------|----|
|13. |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3号 | 北京 |
|----|------------------------|--------------|----|
|14.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4号 | 北京 |
|----|------------------------|--------------|----|
|15. |电力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5号 | 北京 |
|----|------------------------|--------------|----|
|16.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6号 | 北京 |
|----|------------------------|--------------|----|
|17.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7号 | 北京 |
|----|------------------------|--------------|----|
|18. |华北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8号 | 北京 |
|----|------------------------|--------------|----|
|19.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9号 | 北京 |
|----|------------------------|--------------|----|
|20.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020号 | 北京 |
|----|------------------------|--------------|----|
|2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021号 | 北京 |
|----|------------------------|--------------|----|
|22. |清华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1022号 | 北京 |
|----|------------------------|--------------|----|
|23.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1号 | 天津 |
|----|------------------------|--------------|----|

|24. |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2号 | 天津 |
|----|------------------------|--------------|----|
|25.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3号 | 天津 |
|----|------------------------|--------------|----|
|26.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104号 | 天津 |
|----|------------------------|--------------|----|
|27.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201号 | 河北 |
|----|------------------------|--------------|----|
|28. |冶金部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202号 | 河北 |
|----|------------------------|--------------|----|
|29. |河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203号 | 河北 |
|----|------------------------|--------------|----|
|30. |山西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 | 山西 |
|----|------------------------|--------------|----|
|31.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302号 | 山西 |
|----|------------------------|--------------|----|
|32. |煤炭部太原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303号 | 山西 |
|----|------------------------|--------------|----|
|3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401号 | 内蒙 |
|----|------------------------|--------------|----|
|34.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1号 | 辽宁 |
|----|------------------------|--------------|----|
|35.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2号 | 辽宁 |
|----|------------------------|--------------|----|
|36. |辽宁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3号 | 辽宁 |
|----|------------------------|--------------|----|
|37.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 | 辽宁 |
|----|------------------------|--------------|----|

|38.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601号 | 吉林 |
|----|------------------------|--------------|----|
|39.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602号 | 吉林 |
|----|------------------------|--------------|----|
|40.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603号 | 吉林 |
|----|------------------------|--------------|----|
|41. |吉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604号 | 吉林 |
|----|------------------------|--------------|----|
|42.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605号 | 吉林 |
---------------------------------------------------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证书编号 |所在地 |
|----|------------------------|--------------|----|
|43. |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701号 |黑龙江 |
|----|------------------------|--------------|----|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1702号 |黑龙江 |
|----|------------------------|--------------|----|
|45.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703号 |黑龙江 |
|----|------------------------|--------------|----|
|46.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1号 | 上海 |
|----|------------------------|--------------|----|
|47.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2号 | 上海 |
|----|------------------------|--------------|----|
|4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3号 | 上海 |
|----|------------------------|--------------|----|
|49. |中国纺织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4号 | 上海 |
|----|------------------------|--------------|----|
|50. |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5号 | 上海 |
|----|------------------------|--------------|----|
|51. |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6号 | 上海 |
|----|------------------------|--------------|----|
|52.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7号 | 上海 |
|----|------------------------|--------------|----|
|53.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8号 | 上海 |
|----|------------------------|--------------|----|
|5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 | 江苏 |
|----|------------------------|--------------|----|

|55.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 | 江苏 |
|----|------------------------|--------------|----|
|56.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3号 | 江苏 |
|----|------------------------|--------------|----|
|57. |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4号 | 江苏 |
|----|------------------------|--------------|----|
|58. |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 | 江苏 |
|----|------------------------|--------------|----|
|59. |南京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 | 江苏 |
|----|------------------------|--------------|----|
|60.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7号 | 江苏 |
|----|------------------------|--------------|----|
|61.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1号 | 浙江 |
|----|------------------------|--------------|----|
|62. |浙江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 | 浙江 |
|----|------------------------|--------------|----|
|63.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 浙江 |
|----|------------------------|--------------|----|
|64. |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101号 | 安徽 |
|----|------------------------|--------------|----|
|65. |安徽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102号 | 安徽 |
|----|------------------------|--------------|----|
|66. |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2103号 | 安徽 |
|----|------------------------|--------------|----|
|67.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 | 安徽 |
|----|------------------------|--------------|----|

|68. |煤炭部合肥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105号 | 安徽 |
|----|------------------------|--------------|----|
|69.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 | 福建 |
|----|------------------------|--------------|----|
|70. |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202号 | 福建 |
|----|------------------------|--------------|----|
|71.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301号 | 江西 |
|----|------------------------|--------------|----|
|72.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2401号 | 山东 |
|----|------------------------|--------------|----|
|73.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402号 | 山东 |
|----|------------------------|--------------|----|
|7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403号 | 山东 |
|----|------------------------|--------------|----|
|75. |青岛海洋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2404号 | 山东 |
|----|------------------------|--------------|----|
|76.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2501号 | 河南 |
|----|------------------------|--------------|----|
|77. |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502号 | 河南 |
|----|------------------------|--------------|----|
|78.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503号 | 河南 |
|----|------------------------|--------------|----|
|79.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504号 | 河南 |
|----|------------------------|--------------|----|
|80. |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1号 | 湖北 |
|----|------------------------|--------------|----|

|81.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2号 | 湖北 |
|----|------------------------|--------------|----|
|82. |交通部第二航务勘察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 | 湖北 |
|----|------------------------|--------------|----|
|83.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4号 | 湖北 |
|----|------------------------|--------------|----|
|84.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 湖北 |
---------------------------------------------------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证书编号 |所在地 |
|----|------------------------|--------------|----|
|85. |湖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6号 | 湖北 |
|----|------------------------|--------------|----|
|86.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2701号 | 湖南 |
|----|------------------------|--------------|----|
|87.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702号 | 湖南 |
|----|------------------------|--------------|----|
|88.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 广东 |
|----|------------------------|--------------|----|
|89. |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2号 | 广东 |
|----|------------------------|--------------|----|
|90. |中山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3号 | 广东 |
|----|------------------------|--------------|----|
|9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4号 | 广东 |
|----|------------------------|--------------|----|
|92.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 | 广东 |
|----|------------------------|--------------|----|
|93.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001号 | 海南 |
|----|------------------------|--------------|----|
|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101号 | 重庆 |
|----|------------------------|--------------|----|
|95. |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102号 | 重庆 |
|----|------------------------|--------------|----|
|96.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103号 | 重庆 |
|----|------------------------|--------------|----|
|97. |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104号 | 重庆 |
|----|------------------------|--------------|----|

|98. |煤炭工业部重庆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105号 | 重庆 |
|----|------------------------|--------------|----|
|99. |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1号 | 四川 |
|----|------------------------|--------------|----|
|100.|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2号 | 四川 |
|----|------------------------|--------------|----|
|101.|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3号 | 四川 |
|----|------------------------|--------------|----|
|102.|四川省气象环境评价中心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4号 | 四川 |
|----|------------------------|--------------|----|
|103.|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 | 四川 |
|----|------------------------|--------------|----|
|104.|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6号 | 四川 |
|----|------------------------|--------------|----|
|105.|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207号 | 四川 |
|----|------------------------|--------------|----|
|106.|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301号 | 贵州 |
|----|------------------------|--------------|----|
|107.|贵州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302号 | 贵州 |
|----|------------------------|--------------|----|
|108.|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401号 | 云南 |
|----|------------------------|--------------|----|
|109.|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402号 | 云南 |
|----|------------------------|--------------|----|
|110.|昆明理工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3403号 | 云南 |
|----|------------------------|--------------|----|
|11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号 | 陕西 |
|----|------------------------|--------------|----|

|112.|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2号 | 陕西 |
|----|------------------------|--------------|----|
|113.|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3号 | 陕西 |
|----|------------------------|--------------|----|
|114.|煤炭工业部西安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4号 | 陕西 |
|----|------------------------|--------------|----|
|115.|兰州大学 |国环评证甲字第3701号 | 甘肃 |
|----|------------------------|--------------|----|
|116.|甘肃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702号 | 甘肃 |
|----|------------------------|--------------|----|
|117.|西北矿冶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703号 | 甘肃 |
|----|------------------------|--------------|----|
|118.|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3704号 | 甘肃 |
|----|------------------------|--------------|----|
|119.|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3901号 | 青海 |
|----|------------------------|--------------|----|
| |农业部新疆勘测设计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
|120.| |国环评证甲字第4001号 | 新疆 |
| |勘测设计院 | | |
|----|------------------------|--------------|----|
|121.|水利部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4002号 | 新疆 |
|----|------------------------|--------------|----|
|122.|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国环评证甲字第4003号 | 新疆 |
---------------------------------------------------
注:证书编号为“国环评证甲字第XXXX号”,数字前两位代表评价单位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后两位为序列号,除国家环保总局直属单位外,以评价单位名称首
字笔画为序。



1999年7月2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个修改《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个修改《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77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2年1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代市长  石忠信 
                    二OO二年一月十五日



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1995年9月28日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发布  根据1998年1月4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城镇个人建造住宅规划管理办法〉等61件规章的决定》和2002年1月1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内的城市供热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自备电站、工业余热、燃气、核能等集中供热和分散锅炉供热。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生产、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提供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既生产热能又从事供热经营或生产热能为本单位职工供热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用户,是指使用城市供热的单位(含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和个人(含产权人和使用人)。
  第四条城市供热应当坚持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和改造效率低、污染大的分散锅炉供热,实行统一规划,行业管理,多家经营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实行有利于城市供热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热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热的现代化水平。
  第六条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热的行业管理工作。
  市规划、房产、计划、环保、劳动、物价、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作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七条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城市供热发展规划由市人民政府指定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的供热工程(含分散锅炉建设)必须符合城市供热发展规划,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后,方可进行建设。
  第十条城市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供热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城市供热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投入使用。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竣工技术资料。
  第十二条对集中供热区域内现有的分散锅炉,应当按照城市供热发展规划进行改造,实行集中供热。
  第十三条集中供热建设资金可采取国家投资、地方自筹、受益单位集资、城市建设维护费、环境污染治理费以及利用外资和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
  
  第三章 供热管理
  第十四条从事经营城市供热的单位,应当按城市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经资质审查初审合格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第十五条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用户,应当签订《供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日期供热或停热,供热参数应当达到供热运行要求,不准擅自停止供热。
  城市供热的室内温度,应当达到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室温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第十七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应当对其管护的供热设施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证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的设施发生故障停热时,应当通知用户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热,同时报告供热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执行服务规范和标准,尽职尽责,秉公办事,不得利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二十条司炉和运行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二十一条需要用热的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
  第二十二条用户增加、减少用热面积或更名,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手续。未办理减少面积手续的,仍按原面积收取热费;未办理更名过户手续的,仍由原房屋产权人或承租人缴纳热费。
  用户需要改变内网管径和设施,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手续后方可施工。未办理手续擅自施工的,限期拆除,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三条使用集中供热的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供热单位要求在内网上安装计量仪表;
  (二)内网系统的改造符合供热的技术标准;
  (三)按规定采取防寒保护措施;
  (四)每年用热前对内网管道和设施进行检修,保证完好。
  第二十四条用户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接通管网、增加供热管线或散热器、扩大用热面积;
  (二)在供热设备上安装放水装置;
  (三)擅自安装或启闭控制装置;
  (四)改变热用途;
  (五)跑、冒、滴、漏,浪费用热;
  (六)其它有损供热设施或影响供热的行为。
    
  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五条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外缘一点五米内,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排放污废水;
  (五)其它影响供热管网设施安全的行为。
  在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垂直地面上,禁止种植树木、埋设线杆。
  第二十六条占、压或施工造成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损坏的,由占、压或施工者承担责任;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造成占、压物损害的,由占、压者承担责任。
  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出现故障需要抢修时,可以先行拆除占、压物,损失由占、压者承担。
  第二十七条集中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维修和养护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热源厂区内的供热管线及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
  (二)热源厂区外的主干线、支户线,由供热单位负责;
  (三)用热单位的入户线、庭院管网及室内供热设施,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分散锅炉供热的锅炉、管网及附属设施,由产权单位负责维修和养护。
  第二十八条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巡视检查,防止跑、冒、滴、漏和其它浪费用热。用户有义务保护城市供热设施。发现供热设施损坏,应当及时通知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维护和检修责任单位,应当立即抢修。
  第二十九条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可先施工,后补办手续,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供热单位,保证抢修及时进行。
  第三十条热源单位出口处的计量仪表,由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共同管理,用热单位安装的计量仪表,由供热单位、用热单位共同管理。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由技术监督部门裁定。
  第三十一条供热的计量仪表,应当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供热的计量仪表应当进行周期检定。
  第三十二条规划部门审批涉及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项目,应当与供热单位会签。工程施工影响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商定保护措施,供热单位监督实施。
  第三十三条禁止损坏或擅自改拆、移动供热单位的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供热设施,确需改拆、移动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
  第三十四条未经供热单位同意,禁止将自建的供热设施与供热管网连接。
  第三十五条禁止破坏、盗卖城市供热设施。
  
  第六章 收费管理
  第三十六条单位用户使用工业蒸汽的热费,按计量仪表读数收费。
  单位用户采暖用热的热费,建筑层高三米和三米以下的,使用集中供热,按建筑面积收费标准计收,使用分散锅炉供热,按使用面积收费标准计收;层高三米以上的,按下列规定计收:
  (一)层高三米以上,四米和四米以下的,加收零点三倍;
  (二)层高四米以上,五米和五米以下的,加收零点五倍;
  (三)层高五米以上,六米和六米以下的,加收一倍;
  (四)层高六米以上的,加收二倍;
  居民用户采暖用热的热费,使用集中供热,按建筑面积收费标准计收;使用分散锅炉供热,按使用面积收费标准计收。
  第三十七条使用工业蒸气用户,每月十日前应当向供热单位预交本月计划用量热费的百分之五十,月底结清。用户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应当向供热单位缴纳下一个采暖期的热费。使用集中供热的用户,一次缴清有困难的,十月二十五日前至少缴纳下一个采暖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热费,年末前应当足额缴清。
  第三十八条用户的热费,使用集中供热的,由产权单位收缴后,向供热单位缴纳;使用分散锅炉供热的,直接向供热单位缴纳。供热单位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特约委托收款。居民用户的热费,有工作单位的,由单位统一缴纳,无工作单位(含停薪留职人员)的,由个人缴纳。
  第三十九条拖欠热费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按规定的期限补缴热费;一次补缴有困难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同供热单位签订补缴热费协议,按期偿还。
  第四十条新建房屋在尚未进户空闲期间的热费,由建筑单位承担。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擅自建设供热工程的,责令停建,符合条件的,限期补办手续;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拆除,并处以建设单位供热工程总造价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罚款;
  (二)供热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限期验收,经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建设单位供热工程总造价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罚款;
  (三)供热单位未办理资质审查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擅自经营城市供热的,责令停止供热,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的2倍至5倍罚款;
  (四)未按规定的日期供热或停热、擅自停止供热,室温不符合规定的,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
  (五)在距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外缘一点五米内从事影响供热管网安全活动的,限期清除、拆除或改正,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五百元至三千元罚款。
  第四十二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单位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用户有损害供热设施或影响供热行为的,责令恢复原状,收取十倍至二十倍的热损失费;
  (二)工程施工影响供热设施安全未与供热单位商定保护措施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按直接经济损失的三倍至五倍赔偿;
  (三)擅自改拆、移动供热单位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供热设施的,责令恢复原状,按直接经济损失的五倍至十倍赔偿;
  (四)未经供热单位同意擅自将自建供热设施与供热管网连接,符合条件的,限期补办手续;不符合条件的,责令拆除;并收取自接热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一倍至三倍的热费;
  (五)破坏、盗卖城市供热设施的,责令赔偿,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十三条逾期未缴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千分之一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热费情节严重的,供热单位或者房产管护单位可以按国家规定的程序暂缓供热、限热或停止供热。
  第四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六条罚没使用的票据和罚没的处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县(市)的供热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一月二十七日发布的《哈尔滨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和一九九O年九月二十三日发布的《哈尔滨市锅炉供暖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
《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






  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热的行业管理工作”。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鞍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鞍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93年10月26日鞍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3年11月26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四章 消费者协会
第五章 消费争议的解决
第六章 罚 则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对商品生产、销售和营业性服务的社会监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辽宁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有偿服务的个人。
本条例所称的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者。
第三条 凡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及其社会团体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对符合本条例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第六条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市、县(市)、区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新闻单位应当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新闻单位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真实报道。

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七条 消费者有权依法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举、揭发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第八条 消费者有权自由选择商品和服务,不受欺诈、胁迫和歧视。
第九条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享有受国家法定计量、质量、标准、卫生、安全、价格等保障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数量、价格、性能等提供真实情况。
第十条 消费者因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不符合有关标准及规范,有权要求经营者按双方约定或国家规定修理、重做、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
第十一条 消费者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消费者协会、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十三条 经营者生产、销售的商品必须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
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有严重缺陷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应降价销售,并在商品或者包装物上作出标记。
第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有偿服务必须符合规定的服务规范要求。
经营者应将服务规范公布于众,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第十五条 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标明或者说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第十六条 经营者生产、销售的商品必须按规定附有法定的产品标识。限时使用的商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及失效时间。
第十七条 经营者不准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商品,不准销售腐烂变质及已过期失效的商品。
第十八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或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手段欺骗消费者。
第十九条 经营者应当如实介绍商品和服务的有关情况,商品、服务的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清晰、明白,不得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第二十条 经营者生产、销售商品不得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劣充优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商品不得短尺少秤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不合格计量器具,不得破坏计量器具准度。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必须明码标价。对国家有规定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哄抬物价或自立名目滥收费用。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按规定或双方约定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必须履行。对出售商品需要测试的,应当场测试。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

第四章 消费者协会
第二十四条 市、县(市)、区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乡(镇)也可以建立消费者协会的基层组织。
第二十五条 消费者协会的任务是:对提供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引导合理消费。
第二十六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检测。
(二)处理消费者投诉事项。
(三)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行政部门及时依法查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四)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引导合理消费。
(五)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请质量鉴定部门鉴定,并负责向投诉人告知鉴定结论。
(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七)支持消费者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七条 本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及基层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第二十八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支持。

第五章 消费争议的解决
第二十九条 消费者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第三十条 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消费者协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在十日内进行调查、调解。
对消费者协会转交有关行政机关的投诉或行政机关直接受理的投诉,有关行政机关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在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消费者协会转交的投诉,行政机关应将处理情况回复消费者协会。
第三十一条 消费纠纷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在达成仲裁协议后,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第三十二条 消费者不愿通过协商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又没有同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三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商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四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
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亡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违法所得15%至20%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缴其商标标识,消除现存商品和包装上的商标,并处以非法经营额20%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公开更正;
(二)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至五倍罚款;
(三)停业整顿;
(四)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根据情节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通报批评;
(二)责令将违法所得退还消费者,无法退还的予以没收;
(三)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四)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一般价格违法行为处以非法所得金额三倍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处以非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实施罚没款处罚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款票据。
第四十一条 消费者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受到损失,可向销售者或直接向生产者索赔;销售者或生产者赔偿后可再向责任方索赔。
服务者造成消费者损失的,由服务者直接赔偿。
第四十二条 由于经营者违法行为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经营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阻碍国家机关和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
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作出处理决定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用于农业生产的种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与消费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1月26日